近期,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,旨在利用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药桑的指纹图谱,并对不同产地药桑的红外图谱进行模式识别。研究指出,FTIR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可以区分不同地区的药桑果实及枝、叶,能为药桑的品质评价提供依据。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5期《新疆医科大学学报》杂志上。
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(FTIR)绘制不同产地药桑果实及桑叶、桑枝的红外指纹谱图,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模式识别分析。
通过分析多个产地药桑以及桑叶、桑枝的红外指纹图谱,发现不同产地样品的红外光谱基本一致,有个别特征峰的相对吸收强度有所变化,指纹区小峰的微小差异,其主要化学物质在红外光谱吸收峰中的峰强和出峰位置上都很相似。结合主成分分析法,分布地不同会造成药桑在化学组成上存在着差异,即地理位置对药材质量是有影响的,只有采取对其复杂化学组分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方法,才能保障药桑产品质量的一致性,有效区分不同产地药桑。